周玉意 吳俞賢
2024年,懷化市人大常委會堅持聚焦中心大局,聚焦人民群眾所思所盼,突出重點、注重協同、講求實效,綜合運用執法檢查、專題調研、聽取審議報告、專題詢問等法定監督方式,著力推動問題解決、工作落實、民生改善,推動人大監督向實質化邁進。
2024年10月28日,懷化市六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對市資規、交通運輸、商務等10個政府工作部門的工作情況開展專題詢問。
用監督“組合拳”
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
2024年,懷化市人大常委會以深入開展法治護航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為抓手,打出專項審議、執法檢查、專項調研、決議決定“組合拳”,強力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
“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主力軍,中小微企業對于懷化更顯重要,建議繼續對中小企業促進‘一法一辦法’開展執法檢查?!痹谀瓿鯇?024年市人大常委會監督計劃征求意見時,有常委會委員提出。基于此,市人大常委會以開展“法治護企人大行”活動為契機,繼續把支持中小企業發展作為重點監督內容,接續開展中小企業促進“一法一辦法”執法檢查,并將貫徹實施情況審議意見和問題清單交辦市政府,明確要求市政府在6個月內向市人大常委會報告辦理結果。同時,對2023年執法檢查交辦的135個問題整改情況進行再暗訪、再交辦,督促解決賬款拖欠、規范涉企執法、加大融資幫扶等中小企業反映強烈的實際問題。
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科技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市人大常委會專題聽取和審議了市人民政府關于全市科技創新平臺能力建設情況的報告,提出了科學布局科技創新平臺、重點突破一批關鍵性技術難題、加強科技金融融合發展、強化政產學研用深度融合、完善科技扶持政策等5個方面的審議意見,督促政府加快推動各類創新平臺數量增長、質量提升、結構優化。
沒有產業高質量發展,就沒有經濟高質量發展。著眼做強做優產業,市人大常委會先后開展一系列監督:對種業發展、農用地污染、農民專業合作社建設等開展專題調研,跟蹤監督高標準農田建設工作審議意見研究處理情況,督促政府夯實農業產業發展基礎;聽取審議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發展情況工作報告,開展公共文化事業投入情況專題調研,支持和督促政府加大投入,推進文化與科技、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用好用活重大事項決定權,出臺《關于推進精品水果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決議》《關于推進箱包皮具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決議》,全力助推全市精品水果產業和箱包皮具產業高質量發展。
用閉環式監督
守護綠水青山
依法監督推動生態文明建設,是市六屆人大常委會履職以來一直關注的重點。2024年以來,市人大常委會以深入開展“法治護綠人大行”為契機,積極構建生態環保領域監督閉環,以釘釘子精神推動環保法律法規落地見效。
2024年7月26日,在鶴城區城中街道人大代表聯絡站,懷化市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主任李萬千宣布懷化市各級人大代表集中進站參加法治護綠行動啟動,與此同時,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向建平、黃雪鴻、熊安臺、向守清、周重顏以及秘書長李述文,分別趕赴各縣人大代表聯絡站參加啟動儀式。作為“法治護綠人大行”的重要環節,代表集中進站參加法治護綠活動,并在執法檢查、廣泛聽取意見建議、推動解決群眾反映問題等方面發揮優勢和作用。一年來,全市各級人大安排人大代表輪值進站接待群眾,組織人大代表深入基層,廣泛聽取有關生態環境保護、生態治理修復等方面的情況,并提出切實可行的意見和建議……
法治護綠,必須讓制度“長出牙齒”,形成對違法違規行為的威懾。2024年4月28日,市六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聽取了關于2023年全市環境狀況和環境保護目標完成情況以及2024年環境保護目標計劃安排。這是市人大常委會連續第8年聽取審議環保專項報告。
針對老百姓密切關注的太平溪環境整治工作,市六屆人大常委會連續3年將太平溪水域治理列為監督重點,創新建立“二次暗訪+二次清單+二次審議”機制,對太平溪環境綜合治理情況開展“回頭看”,用全過程監督閉環推動太平溪水域治理取得新進展。
大氣污染防治是群眾關注的又一個焦點問題?!稇鸦袚P塵污染防治條例》制定實施4年以來,全市各級政府落實情況怎么樣?帶著這一問題,自2024年7月份開始,市縣鄉人大三級聯動開展執法檢查,用兩個月時間對條例實施情況進行全面體檢,發現并交辦4類82個具體問題。
8月下旬,市六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聽取了太平溪水域環境綜合治理審議意見落實情況、《懷化市揚塵污染防治條例》實施情況的報告,并對相關政府職能部門開展專題詢問。
用評議制度創新
推動依法行權
2024年10月28日,在市六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上,市自然資源和規劃、交通運輸、商務、文旅廣體、衛健、審計、應急、機關事務、林業、醫保等10個政府工作部門接受了一場評議大考。經過現場提問、現場作答、滿意度測評等環節,8個單位獲評滿意單位,2個單位獲評基本滿意單位。
開展工作評議是地方人大依法監督的一種有效形式,也是促進部門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確保憲法和法律正確實施的重要手段。一年來,市人大常委會在開展常規監督的基礎上,探索建立“6543”工作評議機制,堅持以工作評議規范化、標準化建設為抓手,通過評議制度創新來提升監督質效,使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治理效能。
要求更高、監督剛性更強是這一年評議工作的兩大特點。所謂要求更高,就是評分必須達到95分以上才為滿意;所謂監督剛性更強,就是對評為不滿意的政府部門,市人大常委會將進行二次測評;仍為“不滿意”或在評議過程中發現評議對象存在重大問題的,將采取質詢等剛性方式開展監督,并依法依規作出相應處理決定。
加強對司法工作的監督,是憲法和法律賦予人大及其常委會的重要職責。一年來,市人大常委會對7名員額法官、檢察官開展履職評議,以清單方式向法院交辦共性問題3條、個性問題14條,檢察院共性問題3條、個性問題12條。同時,聽取審議了市中院關于貫徹執行《省人大常委會關于推進人民法院切實解決執行難的決議》情況報告、市人民檢察院關于公益訴訟工作情況報告,督促加大執行和公益訴訟力度。
2024年,市人大常委會還聽取和審議了法治政府建設情況、全市學法普法情況、依法管理農貿市場情況工作報告,督促政府進一步加強學法普法力度,規范行政執法,推行“首違不罰”等柔性執法。
用剛性監督
提升群眾幸福成色
老百姓牽腸掛肚的急事難事,就是人大監督的重點。一年來,市人大常委會持續加強了對各項民生事業的監督。
“1500多米的溝渠經過新修加固、引水貫通,成為地婆溪組30多戶村民、70多畝農田的‘希望渠’和‘幸福渠’。”芷江侗族自治縣三道坑鎮人大代表馮宗財說。
溝渠不暢、水源不足,曾經是當地種糧農民反映強烈的問題。2023年底,馮宗財聯合其他鎮人大代表將這一訴求作為民生實事建議,通過人大代表票決程序,新修溝渠于今年投入使用。這是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的生動寫照。
一年來,市人大常委會指導各縣市區人大不斷優化和完善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把人民當家作主具體、現實地體現到民生工作各個方面,切實以“群眾提”推動“政府辦”,全年1000多件民生實事通過“實事代表決、成效代表評”落實落地。
就業、醫療、養老、社保、住房問題是群眾的“心上事”,更是人大的“上心事”。一年來,市人大常委會聽取審議了社會保險基金收支管理和監督檢查、五省邊區區域醫療中心建設、促進就業、民生實事辦理等工作報告,推動政府加強社會保險基金監管,加快醫療基礎設施和信息化建設,提升基層公共就業服務能力,加大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工程建設力度;連續第三年對城區爛尾樓處置工作進行專題調研和監督,推動盤活爛尾樓38個;開展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執法檢查,對市人大常委會關于推進養老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決議執行進行監督檢查,交辦6個方面審議意見和96個具體問題,讓老年人養得了、養得好。
此外,市人大常委會還督促市政府制定斷頭路建設三年行動計劃,促成劉塘路、人民西路等斷頭路通車或開工建設;聯動檢查貫徹實施安全生產“三法一條例兩辦法”情況,對檢查發現221個具體問題緊盯不放、力促整改。
責編:譚好
一審:譚好
二審:伏志勇
三審:萬朝暉
來源:湖南法治報